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近現代通俗文學
Popular Literature in Modern China 
開課學期
109-1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中國文學系  
授課教師
潘少瑜 
課號
CHIN2270 
課程識別碼
101 29400 
班次
 
學分
2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二8,9(15:30~17:20) 
上課地點
普305 
備註
總人數上限:30人
外系人數限制:5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91CHIN2270_pop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通俗文學藉由淺近平易的語言、扣人心弦的情節、簡單明瞭的思想觀念,吸引讀者的注意力,又能即時反映時代的脈動和社會的變遷,呈現集體潛意識裡的「白日夢」,因而深受一般大眾喜愛,蔚為流行,亦對社會發展具有相當的影響力,而言情小說乃是通俗文學中長盛不衰的文類,其內容包羅萬象,牽涉社會不同層面,深具研究價值。因此,本課程選擇近現代時期較具代表性的通俗言情小說,配合相關西方小說,分為「人物原型與情節公式」、「人間情愛與社會現實」、「意識形態與時代烙印」、「羅曼史與性別政治」等四大主題,對作品進行深入的閱讀與分析詮釋,並運用通俗文學及文化之相關理論,幫助同學對通俗言情小說及其意義產生較為深刻的理解,期能觸發對清末迄今之社會文化之反思與批判,並開拓相關領域的研究潛能。 

課程目標
透過大量閱讀中國近現代通俗文學重要作品,以及理論性的思考訓練,使同學獲得對通俗文學較深刻之認識,並進一步對於近現代乃至當今之社會文化提出反思。 
課程要求
本課程之進行,課堂講授與討論、報告並重,每次上課前,同學務必預先閱讀作品,上課時踴躍發表意見,課餘時間認真完成各項作業,以期達到最佳學習效果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 
指定閱讀
教師自編講義。 
參考書目
王德威:《歷史與怪獸:歷史,暴力,敘事》,台北:麥田出版,2004。
利奧‧洛文塔爾著,甘鋒譯:《文學、通俗文化和社會》,北京: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,2012。
李勇:《通俗文學理論》,北京:知識出版社,2004。
李海燕著,修佳明譯:《心靈革命:現代中國愛情的譜系》,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,2018。
周蕾:《婦女與中國現代性——東西方之間閱讀記》,台北:麥田出版,1995。
林芳玫:《解讀瓊瑤愛情王國》,台北:台灣商務印書館,2006。
范伯群、孔慶東主編:《大眾文學的十五堂課》,台北:五南出版社,2010。
范伯群:《中國現代通俗文學史(插圖本)》,北京:北京大學,2007。
范伯群:《哀情巨子—鴛蝴派開山祖—徐枕亞》,南京:南京出版社,1994。
范伯群主編:《中國近現代通俗文學史》上、下卷,南京:江蘇教育出版社,1999。
范銘如:《眾裡尋她—台灣女性小說縱論》,台北:麥田出版,2002。
時代話題編輯委員會:《從〈藍與黑〉到〈暗夜〉》,台北:久大文化,1987。
袁進:《小說奇才張恨水》,上海:上海書店,1999。
陳平原、夏曉虹編:《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(第一卷)1897-1916》,北京:北京大學出版社,1997。
陳國球編:《文學香港與李碧華》,台北:麥田出版社,2000。
寒山碧編著:《徐訏作品評論集》,香港:香港文學研究出版社、香港文學評論出版社,2009。
楊若慈:《那些年,我們愛的步步驚心:台灣言情小說浪潮中的性別政治》,台北:秀威資訊,2015。
趙孝萱:《世情小說傳統的承繼與轉化:張恨水新論》,台北:台灣學生書局,2002。
趙孝萱:《鴛鴦蝴蝶派新論》,宜蘭礁溪︰佛光人文社會學院,2002。
劉秀美:《五十年來的台灣通俗小說》,台北:文津出版社,2001。
劉劍梅著,郭冰茹譯:《革命與情愛:二十世紀中國小說史中的女性身體與主題重述》,台北:釀出版,2014。
謝慶立:《中國近現代通俗社會言情小說史》,北京:群眾出版社,2002。
John Sutherland著,蘇耕欣譯:《英美暢銷小說簡史》,北京: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,2011。
Adorno, Theodor. The Culture Industry: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. London: Routledge, 1991.
Gelder, Ken. Popular Fiction: The Logics and Practices of a Literary Field. London & New York: Routledge, 2004.
Link, Perry. Mandarin Ducks and Butterflies: Popular Fiction in Early Twentieth-century Chinese Cities. Berkeley: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, 1981.
Lu, Chun-yu. “Make Love and War: Chinese Popular Romance in ‘Greater East Asia’, 1937-1945.” PhD diss.,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. Louis, 2016.
Regis, Pamela. A Natural History of the Romance Novel. Philadelphia: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, 2007.
Saunders, Corinne ed. A Companion to Romance: From Classical to Contemporary. Oxford: Blackwell, 2004.
Song, Mingwei. Young China: National Rejuvenation and the Bildungsroman, 1900-1959. Cambridge, MA: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, 2015.
Tompkins, Jane P. Sensational Designs: The Cultural Work of American Fiction, 1790-1860. Oxford: Oxford University Press, 1985.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期中讀書報告 
30% 
 
2. 
期末考 
40% 
 
3. 
分組報告 
20% 
 
4. 
出席 
1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15  課程介紹與導論 
第2週
9/22  (一)人物原型與情節公式:林紓譯小仲馬《巴黎茶花女遺事》 
第3週
9/29  林紓譯德富蘆花《不如歸》 
第4週
10/06  徐枕亞《玉梨魂》 
第5週
10/13  蘇曼殊《斷鴻零雁記》、〈碎簪記〉 
第6週
10/20  蔣光慈《少年飄泊者》、〈野祭〉 
第7週
10/27  (二)人間情愛與社會現實:張恨水《啼笑因緣》 
第8週
11/03  徐坤泉《可愛的仇人》 
第9週
11/10  秦瘦鷗《秋海棠》 
第10週
11/17  (三)意識形態與時代烙印:徐訏《風蕭蕭》 
第11週
11/24  王藍《藍與黑》 
第12週
12/01  楊沫《青春之歌》 
第13週
12/08  李碧華《霸王別姬》 
第14週
12/15  (四)羅曼史與性別政治:專題演講:吳雅鳳,「《咆哮山莊》與《簡愛》:志異小說、拜倫式主人翁、女性主義雛型」 
第15週
12/22  瓊瑤《庭院深深》 
第16週
12/29  亦舒《喜寶》、席絹《交錯時光的愛戀》 
第17週
1/05  痞子蔡《第一次的親密接觸》、九把刀《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的女孩》 
第18週
1/12  期末考